HOME

水鹿小檔案:
1. 學名: Cervus unicolor swinhoei
2. 分類: 哺乳綱鹿科
3. 體型: 雄鹿肩可達1.2公尺,雌鹿較小約80公分。
4. 食性: 草食。
5. 分佈: 300~3500公尺山區

‧形態特徵

本種是台灣產最大型草食住動物,頭軀幹長約178公分,尾長約15公分,雄鹿肩高可達l.2公尺,雌鹿稍小約約80公分;冬群體色為黑褐色,頭部、耳朵為黃褐色,夏季體色較淡,為黃褐色;眼睛下面具眼下腺,於生氣或興奮時會張開;雄鹿有叉角,一歲時不分枝,二歲後始分枝,每一支鹿角最後形成三尖二叉,鹿角每年硬化後會脫落重長;缺少上門齒,上犬齒小型。
台灣水鹿像是美麗的素食者,其體色和生活週遭的環境相當的接近,當夏季來臨時,牠們換上淡淡的黃褐色衣裳,到了冬天又換上深的黑褐色,懂得打扮才能夠在大自然中善用環境保護色,來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。
雄鹿特有的叉角,不但表現出性別歸屬,也刻劃了歲月痕跡。幼齡的水鹿弟弟,牠的角是不分枝的;當牠到了一歲大,就有成熟的樣子,叉角變成美麗的樹枝狀。肩也變得高聳,逐漸長成雄壯威武的模樣。

‧生態習性 

為群居性動物,但公鹿喜單獨行動;清晨與黃昏是其活動高峰;棲息於森林,喜活動於高山水源地或近溪流草原地;草食性,以樹葉及嫩草為主食。民間養殖族群不少。
水鹿通常是集體活動的,不過有些雄鹿卻喜歡當獨行俠。牠們擅長游泳,常會聚集在水邊覓食或活動。
水鹿由於跑得比較緩慢,所以一有敵人來襲,就一溜煙地逃到茂密的森林中躲起來了。

‧棲地分布

為台灣特有亞種。分布於海拔1,500公尺以上之原始森林中,中央山脈區及花東山區較多。除了在草原可見到水鹿以外,在森林溪流附近亦屬其活動範圍。

梅花鹿小檔案:
1. 學名:Cervus nippon taiouanus
2. 分類:偶蹄目鹿科花鹿屬
3. 體型:身長約1.5公尺
4. 特徵:毛色夏季為栗紅色,背部有白斑,冬季則為茶褐色
5. 主食:樹葉
6. 分佈:墾丁國家公園


‧形態特徵

梅花鹿是因其背上有白色似梅花的斑點而得名,通常公鹿的體型較大,肩高約一公尺,角長可達七十多公分,
而雌鹿的體型較小,且頭上無角。
雄鹿在兩歲時開始長角,而且每年增加一個分叉,五歲後才停止分叉,當秋季交配的季節來臨時,雄鹿會彼此卡角,以爭取鹿王的地位及與雌鹿交配的權利。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一月是交配的季節,母鹿懷胎三百多天後,即可生出小鹿。 

‧生態習性

梅花鹿的主食是樹葉,牠們通常在固定的地方覓食。中午時分,梅花鹿們常會在樹下靜臥,打個盹兒,或將剛吃過的東西反芻。梅花鹿很愛乾淨,春天換成有白斑的夏毛後,就經常以嘴去修飾它們,不過秋天換成顏色較深的冬毛後,雄鹿反而喜歡把自己弄得一身是泥,以吸引雌鹿的注意。梅花鹿生性敏感而機警,若有任何風吹草動,牠們會馬上伸長脖子,瞪大眼睛,進入警戒狀態。

梅花鹿重現江湖---- 梅花鹿的復育
台灣曾經是梅花鹿的天堂,但由於人類的捕殺,及平原和闊葉林的濫墾濫伐,其數量越來越少,1969年,台灣最後一隻野生梅花鹿在台灣東部消失了。政府有鑑於此,乃於1984年開始進行了一連串的復育計劃,此計劃共分三個階段:準備期、放養期及野放期。研究人員選定墾丁的社頂自然公園為梅花鹿復育區,將動物園裏的梅花鹿運至社頂飼養,讓梅花鹿逐漸回復其自然習性。在確定梅花鹿的繁殖及健康狀況良好後,即將牠們送至放養區。在隔絕了梅花鹿與人類的接觸,並經過多年的放養後,梅花鹿的野性增加了,族群也逐漸繁衍。 放養成功後,研究人員為梅花鹿裝上電波發送器,即開始進行野放計劃。目前,這些梅花鹿已經能夠在物競天擇的大自然中快樂的生活了。
鋒穎養鹿畜牧場  地址:台南市佳里區漳州里206-10號 電話:0912-121299 傳真:06-7237029 信箱:yashon@seed.net.tw
鋒穎養鹿畜牧場 Copyright © 2006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by www.zhan-yang.com.tw
展暘數位科技有限公司,網站設計,網站代管,關鍵字服務